安踏集团丁世忠表示将继续推进战略性并购。
文|马莲红、刘浏
2025年上半年,中国运动鞋服行业处于“体育小年”,多数品牌营收保持单位数或低双位数增长,消费趋于理性,市场竞争加剧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安踏集团依然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:营收同比增长14.3%至385.4亿元,集团经营利润达101.31亿元,同比增长17%,经营利润率提升至26.3%,继续领跑国内运动鞋服行业。
在这次财报中,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发布致股东信,表示将继续推进战略性并购,并购战略将聚焦两类:一是收购具有强品牌价值和基因的品牌,通过战略重塑实现价值跃升;二是投资高潜力的新兴品牌,在早期建立合作,探索共同成长。不仅要“买得好”,更要“管得好”“协同好”,以此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安踏单品牌海外流水暴涨150%
2025年上半年,安踏品牌收入同比增长5.4%至169.5亿元,经营溢利率进一步提升至23.3%。
其中,海外市场是最大的亮点:东南亚市场收入接近翻倍,大部分来自同店增长;新开拓的美国线下业务和中东业务也开始贡献流水,合力拉动安踏品牌海外流水在上半年同比增长超过150%。这意味着,安踏不只是走出去“试水”,而是真正跑出了确定性的增长曲线。
在东南亚,安踏采取的是“快铺+快跑”的打法。PG7跑鞋成为先锋,在曼谷、新加坡的跑团活动中被大规模测试,把鞋款的缓震和舒适性能直接交给跑者去验证。
相比新兴市场的快节奏,欧美市场是安踏真正的硬仗。这里不仅是耐克和阿迪的大本营,更是运动文化的发源地。安踏的策略是篮球+潮流双线突破。2024年底签下凯里·欧文,成为关键转折点。
欧文不仅是一名NBA球星,更是年轻人心中的文化符号。他在社交媒体的号召力,把安踏带进了北美潮流文化场域。与此同时,安踏计划在北美开设首家零售门店,并联手头部分销商提升覆盖,在最成熟的运动品牌市场打出声量。
此外,安踏品牌的零售网络也已成功落地阿联酋、沙特阿拉伯、卡塔尔、埃及和肯尼亚市场,进一步拓宽海外布局的广度。
如果说海外市场的突破展示了安踏的速度,那么国内市场的门店多样化则展示了安踏的深度。
2025年上半年,安踏在国内已经形成了覆盖不同圈层的门店矩阵:精英户外的“安踏冠军”,聚焦精英运动的“安踏竞技场级”,以品牌文化和限定联名为卖点的“安踏作品集”,主打一站式购物体验的“超级安踏”,以及承载科技校园定位的“安踏CAMPUS”。安踏儿童则以“灵龙店”深度链接亲子客群。
不同门店业态背后,是安踏针对跑步、篮球、户外、潮流乃至亲子等细分品类的全覆盖战略。产品不再只是单一跑鞋或服装,而是一个覆盖大多数运动场景的品类矩阵。
同时,这种品类和门店的双重多样化,让安踏的品牌叙事更加完整:既能在东南亚用PG7切入跑团圈层,还能在北美用欧文签名鞋打开潮流社群,也能在国内通过不同业态门店精细化触达消费者。
FILA之后,迪桑特、可隆谁能先破百亿?
FILA、迪桑特和可隆,不仅撑起了安踏在国内的市场份额,也在不同消费群体中形成了互补。上半年,FILA收入141.8亿元,同比增长8.6%。虽然经营溢利率下降至27.7%,但这是因为其加大了专业运动的投入。
在高尔夫赛道,FILA赞助沃尔沃中国公开赛,并签下殷若宁等顶级球员,强化了其专业形象。在网球赛道,FILA的BB1 POLO和苏珊裙成为标志性商品,同时持续赞助中国网球公开赛和青少年赛事。对于中产消费者来说,FILA既是身份符号,也是可以实用的专业装备。
包括可隆、迪桑特在内的所有其他品牌收入为74.1亿元,同比增长61.1%,在收入规模上均创下新高,集体表现强势。
迪桑特坚持走极致专业路线。滑雪、高尔夫和铁人三项是它的三大核心场景,近期,迪桑特还成为了中国国家队铁人三项队官方赞助商。DYNAMIC FLUID 3.0跑鞋和DELTA PRO铁三竞速鞋在市场获得好评,鞋类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。
门店方面,集中在一、二线城市高端商圈,以高效门店提升品牌体验。不久前杭州银泰in77正式揭幕全新城市概念店,将先锋理念、冰雪意象与城市文化交织融合。品牌的运作逻辑,不追求铺货规模,而是要在核心人群中建立口碑。目标明确:成为安踏集团第三个年收入百亿元的品牌。
可隆在2025年表现亮眼,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0%,成为集团增速最快的品牌。户外运动的热潮,让它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。
在体育小年,新牌子撑起新曲线
支撑安踏在体育小年持续高增长的,还在于不断扩张的“新成员”。
由安踏集团控股的Amer Sports(亚玛芬)上半年也实现了不俗的业绩,收入同比增长23.5%至27.09亿美元,其中大中华区收入同比增长42.4%至8.56亿美元。
2025年5月,安踏完成对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(狼爪)的收购。这个在欧洲户外市场曾有辉煌的品牌,如今需要一次“复兴计划”。安踏计划三至五年内,从产品、品牌到零售全面重塑。在中国市场,它有机会借助户外热潮重获认知;在欧洲,它仍有忠实用户基础。
MAIA ACTIVE是安踏集团在女性运动市场的一次“试水”。今年上半年,该品牌签约了首位代言人,演员、歌手虞书欣,标志着品牌迈向更高势能的全线进阶。
这次财报中,安踏集团正式官宣持股40%的MUSINSA中国,MUSINSA在韩国是潮流电商代表,安踏希望借此触达中国年轻消费群体,探索“运动+时尚”的可能。
2025上半年随着安踏财报的告一段落。这是充满挑战的一段路程,通过压缩成本实现收入低增长、但利润高增长,已经成为行业不会宣之于口的秘密。而安踏2025上半年的表现,折射出其“单聚焦”“多品牌”战略的抗风险性。
但剥开多品牌外壳,不容忽视的是,安踏集团今年对“好产品”的推崇更甚,特别是其研发投入,上半年安踏研发活动投入约人民币10亿元(2024年上半年:约人民币9亿元),占本集团整体收入的2.6%(2024年上半年:2.7%)。
不管是安踏、FILA、还是迪桑特和可隆,都在强调“科技”,或许正是这份有别于同类产品的卖点,让安踏在消费者口袋收紧、花钱更加理性的当下,财报依旧能实现高双位数增长的内因。
注:本文所用图片来自安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