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小作坊防水包,被松弛的瑞士人买成了「下班」神器

体育 (1) 2025-09-04 23:26:01

中国小作坊防水包,被松弛的瑞士人买成了「下班」神器 (http://www.busunion.cn/) 体育 第1张

晚高峰,看着城市拥挤的车流,空调嘶吼也压不住心头的燥热。

谁不想纵身一跃,顺着水流漂回家。

诶,瑞士人还真是这样下班的。

一到夏天,莱茵河就变成了通勤「主干道」。忙碌了一天的打工人,背着各种颜色的Wicklefisch,像天津大爷一样,从桥上跳入水中,以漂流开启下班后的生活。

直译为「鱼包」的Wicklefisch既是防水包品牌,也是漂流通勤包的代名词。

瑞士人到底有多爱Wickelfisch呢?看看巴塞尔官方发布的「莱茵河游泳」攻略就知道了:

第一步:买一个Wickelfisch

第二步:挑个好地方下水

第三步:把东西装进Wickelfisch

第四步:把自己交给水流,放松漂着吧。

图源:巴塞尔城市官网

中国小作坊防水包,被松弛的瑞士人买成了「下班」神器 (http://www.busunion.cn/) 体育 第2张

能成为瑞士的「下班标配」,这个长得像鱼一样的尼龙包还真有点来头,甚至更是「中国制造」。

1985年前后,一场严重的化学事故把途径巴塞尔段的莱茵河变成了污水沟。随后的几年里,瑞士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恢复河流生态,给鱼类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。

随着水质逐渐改善,人们重新走进莱茵河,巴塞尔人蒂洛·阿梅尔斯(Tilo Ahmels)萌生了灵感: 设计一款显眼、防水、能漂浮的包,让重返莱茵河的泳者安心畅游。

就这样,既能装衣服和随身小物,又能像「跟屁虫」一样在水面漂着,只需折7次、扣上就能用的Wickelfisch一经问世,立刻被买爆了。

图源:Wickelfisch官网

中国小作坊防水包,被松弛的瑞士人买成了「下班」神器 (http://www.busunion.cn/) 体育 第3张

有趣的是,现如今的Wickelfisch并没有刻意隐藏「中国制造」标签,反而大方地在品牌故事中让出篇幅,强调他们的产品来自中国小作坊。

「Wickelfisch一直由我们在中国的长期合作伙伴手工制作,小批量生产。尽管如今它已被广泛使用,但绝不是大规模生产的商品。」

对品牌而言,「小作坊」不是商业标签,而是稀缺性、温度感与「人」的痕迹。

中国小作坊防水包,被松弛的瑞士人买成了「下班」神器 (http://www.busunion.cn/) 体育 第4张

图源:Wickelfisch官网

官方网站上,单个Wickelfisch的售价在20-45瑞士法郎(人民币160-360元)之间,特殊图案、联名款一上线就断货。巴塞尔当地国际学校甚至把它放进了校服清单里,要求孩子们从小就习惯这样的「漂流通勤」。

除了诞生地巴塞尔,瑞士伯尔尼的阿勒河、德国慕尼黑的伊萨尔河,漂流下班的人几乎人手一个Wickelfisch, 它也成为了「漂流通勤」里十分重要的文化符号。

了解Wickelfisch时,TRASHGUN发现,除了长得不像「鱼」之外,拥有「同样功能」「类似设计」的防水包,在中国本土电商平台上比比皆是,售价往往低至十几元人民币,两者间的巨大价格鸿沟,让人无法忽视。

中国小作坊防水包,被松弛的瑞士人买成了「下班」神器 (http://www.busunion.cn/) 体育 第5张

图源:某电商平台

为什么瑞士人心甘情愿花大价钱为一个简单功能的防水袋买单,甚至作为文化符号面向全球推广呢?

用他们自己的话说,因为这个本地发明,既实用又具有标志性,还带点小怪趣。

瑞士洛桑指南网站在Wickelfisch入驻洛桑线下商店时,评论道:「和许多伟大的瑞士创意一样,它源自一个非常具体、非常实用的需求。」

一方面,实用主义是刻在瑞士骨子里的骄傲。他们对产品诞生于生活细节引以为豪。明确的应用场景,加上防水功能过关,支持一下本土产品也无可厚非。

另一方面,产品设计上,显眼包的「怪趣」也给这个简单的设计植入了价值内核。 甩开沉闷的公文包,颜色跳脱、造型憨萌的Wickelfisch更像是一件表达态度的「生活装置艺术」,唤醒忙碌生活里未曾泯灭的童真与幽默感。

中国小作坊防水包,被松弛的瑞士人买成了「下班」神器 (http://www.busunion.cn/) 体育 第6张

图源:The Lausanne Guide

可以说, 在高度规训的社会里,它提供着一种「体面叛逆」的可能性。

把全是工作信息的手机、工作服、眼镜、水杯统统塞进去,烦恼也一并打包。顺着水流,漂过城市建筑群,漂到沿河小酒馆喝一杯,再漂回家。这种心境,也难怪Wickelfisch会成为瑞士设计的符号,从「漂流通勤」延伸到浆板、皮划艇、海滩等度假心情的应用场景。

中国小作坊防水包,被松弛的瑞士人买成了「下班」神器 (http://www.busunion.cn/) 体育 第7张

在全球追求「更快、更高效」的时候,瑞士人偏偏要你悠闲地「把自己交给水流」,享受沿途的好山、好水、好风景。

正如那句扎心的调侃,「分瑞士卷,有人分到了瑞士,有人分到了卷」。 尽管无法一步跨到瑞士,但越来越多的人正从「人」的价值中觉醒。

那些看上去无意义的小东西,都是麻木生活的治愈,是维系心理健康的滋养,更是构成生活色彩的重要碎片。

中国小作坊防水包,被松弛的瑞士人买成了「下班」神器 (http://www.busunion.cn/) 体育 第8张
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