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一个社会性话题吧。
不管是看足球还是篮球,你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或者不解:
“法国不是欧洲国家么?怎么场上球员比非洲还非洲?”
这篇推送,就聊聊这个话题吧。
必须得说的是,西非裔黑人运动员普遍拥有较高比例的快肌纤维、较长的四肢和跟腱,以及更高的骨骼密度。
这些特点有助于提升爆发力和步幅,在短跑、跳跃、篮球等对抗项目中形成优势。
而东非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则因长期适应低氧环境,具备更强的心肺功能和慢肌纤维耐力,使其在中长跑项目中表现出色。
他们更适合对抗运动。
这届的法国男篮12人,看上去已经是全黑人球员阵容了,比如亚布塞莱、萨尔、库利巴利、弗朗西斯科...
如果比赛是法国VS英国,不了解情况的球迷,可能会以为自己看的是非洲杯呢。
法国男足呢?比赛也没少出现场上11人中,仅有一两名白人球员的情况。
这些球员都不是晒黑的:
姆巴佩父亲来自喀麦隆、母亲来自阿尔及利亚;楚阿梅尼,拥有法国、喀麦隆双重国籍; 登贝莱父亲来自马里,母亲来自塞内加尔...
不管是篮球足球,法国社会都在经历着一种微妙的“黑化”现象。
为何会这样?
主要源于法国的历史殖民关系、移民政策及人口结构变化。
1、了解历史的兄弟都会知道,法国曾是全球第二大殖民帝国,仅次于大英,其在非洲的殖民地(如阿尔及利亚、塞内加尔、马里等)为法国带来了大量移民。
2、两次世界大战导致法国人口锐减,劳动力严重不足。战后法国放宽移民政策,大量非洲移民涌入,填补了劳动力缺口。
例如法国1946年颁布法令,赋予殖民地居民法国公民权,吸引大量非洲黑人移民。
3、1970年代后宽松的归化政策(居住满5年可入籍)。加速非洲裔球员进入职业体系。
4、法国倡导多元文化。
克莱枫丹等国家级青训营面向全民开放,身体天赋突出的非洲裔球员更易被选拔,黑人球员在速度、爆发力方面的优势显然更适配足球需求。
5、从出生率看。
巴黎地区新生儿中黑人占比达60%,阿拉伯裔25%,白人不足15%;全国黑人新生儿比例超60%,且年轻人口中非洲裔增速最快。
这种结构性变化必然反映在足球等年轻化领域。
非洲裔移民后代因身体素质和体育相对公平性和上升通道的稀缺性,更倾向于通过足球或篮球改变阶层。
打出来,就改变命运了。
最后,讲点别的。
虽然黑人运动员的加入,确实给法国体育带来了很多荣誉,大伙能看到法国篮球的进步,现在球队的世界排名,比帕克领军的时代强多了。
巴黎奥运会,他们和美国梦之队打到了最后,要不是库男神超神...
但是...
近些年,法国社会因移民问题引发的冲突事件频发,反映了人口问题带来的深层次社会矛盾。
移民群体多集中于经济落后、治安较差的郊区,长期面临就业歧视、教育资源匮乏和住房条件...
政府在移民管理上面临两难:一方面加强遣返力度;另一方面,融合政策推进缓慢,多元文化共存机制尚未健全。
法国近年来经济增长乏力,就业岗位有限,本土居民和移民都面临就业压力。
就业歧视、教育资源不均等核心问题是长期存在的,部分黑人移民直接高呼“白人滚出巴黎”...
所以,正确看待利弊啦。